2025年第二季度,尽管全球经济仍处于波动之中,中国美妆市场的资本热度却在不断升温。具备明确定位、强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持续创新能力的美妆企业,正稳步穿越周期,获得资本市场的积极回应。许多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进程,试图借助资本杠杆,打造第二增长曲线。
在这一季度,美妆产业的差异化竞争逻辑愈发清晰。无论是聚焦功效底妆、倡导纯净护肤理念,还是切入轻医美与“械字号”领域,具备细分优势与技术壁垒的品牌成为资本重点配置对象。尤其是在产业链上游,从生物技术公司到原料创新企业,科技型企业正密集获得融资支持,显示出技术正成为美妆产业的新核心竞争力。
根据公开消息统计,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美妆市场发生主要投融资事件20起,反映出早在前几季度已有热度的增长赛道在继续释放动能,且在商业模式与技术路径上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可能。
其中,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获得了欧莱雅集团的投资,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。未名拾光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研发创新体系,提供高效发现新分子的路径,为美妆产业注入新活力。此举不仅看中未名拾光的新技术,更是在押注未来美妆的产业趋势:依靠AI和合成生物去“设计原料”。
此外,颖通控股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,成为首家成功登陆港交所的中国本土香水集团。尽管其股价在首日上市收市后下跌16.67%,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担忧,但这也为其业务扩展提供了资金保障。南宫28橘宜集团与护肤品牌百植萃签署收购协议,标志着其多品牌、多赛道美妆矩阵的进一步完善,展示了其在科学护肤领域的布局。
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本季度发布公告,拟收购珠海市丝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00%股权,旨在通过跨界布局,打通“从孩子到妈妈”的消费场景,进一步丰富其全渠道亲子生态。林清轩启动港股IPO进程,标志着中国高端护肤品牌在资本市场的又一突破,未来能否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美妆企业竞争,关键在于持续的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。
随着消费者护肤意识的提高,彩妆品牌FirstCover母公司获得凯辉消费共创基金的入股投资,反映出全球美妆巨头对功效型底妆这一细分赛道的关注。美妆市场的创新与竞争正日益加剧,科技与资本的结合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展望未来,供应链端依旧是资本重点布局领域,投融资热度将持续上升,细分方向日益明晰。聚焦于医美、南宫28功效护肤及械字号等赛道的企业正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。伴随着科技的发展,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关键生物材料,其相关企业仍是资本重点布局对象,展现出美妆产业在技术赋能下的无限可能。
总的来看,2025年第二季度的中国美妆市场,凭借技术创新与资本运作的双重驱动,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